行業資訊
超實用緩解產后媽媽5種疼痛的方法
更新時間:2021-06-22 熱度:2577 責任編輯:
都說生產的痛相當于20根骨頭一起骨折,可是經歷過生產的女性都知道,生完的痛也好不到哪去。尤其是剖腹產,麻醉退去之后疼痛像潮水般襲來,讓媽媽們坐臥不安、休息不好。
月嫂姐妹如果能掌握一些緩解產后疼痛的方法,就能讓媽媽們少受些罪了。
刀口痛
剖宮產術后,媽媽在打噴嚏、咳嗽或大笑的時候,腹肌會收縮,導致刀口部位疼痛加劇。
減痛方法
在變換體位、咳嗽、打噴嚏的時候,媽媽要用手按住傷口,減輕對傷口的震動和壓力,使傷口不那么痛。
給寶寶喂奶的時候,媽媽要將寶寶托起來,或采取夾橄欖球的姿勢或半躺式姿勢喂奶,以免壓迫傷口加重疼痛。
半躺式喂奶
半躺式喂奶,能有效的減輕媽媽的傷口的疼痛。
有時媽媽對疼痛過于恐懼,增加了對痛覺的敏感程度,由于情緒緊張,會導致本可以耐受的疼痛變得無法忍受。月嫂姐妹或其家人要多陪她聊天,給她做做按摩,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,讓媽媽的注意力不要總集中在腹部的刀口上。
如果出了月子,媽媽的疼痛仍然存在,一定要看醫生。止痛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,媽媽不要擅自用藥。
小腹痛
在懷孕的過程中,子宮會隨著寶寶的長大而增大。分娩后,媽媽的子宮頓時變得空虛,就會發生收縮。
在收縮的過程中,媽媽會感到小腹陣陣疼痛。疼痛的程度會因人而異,在喂母乳的時候疼痛會加重。
減痛方法
如果只是疼痛輕微,可以輕輕地按摩小腹,或者用熱水袋熱敷。
如果疼痛比較明顯,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生化湯,促進惡露排出,也有助于減輕疼痛。
剖腹產媽媽產后要多翻身,促進腸道蠕動,使腸道內的氣體盡快排出體內,從而改善腹脹,減輕疼痛。
恥骨痛
恥骨位于大腿根部和小腹的交界處。分娩時,容易把恥骨聯合部位撐開,造成恥骨和周圍韌帶的損傷,發生恥骨部位疼痛。
媽媽在下蹲、拿重物、排便時,都會感到恥骨處有疼痛,疼痛嚴重的媽媽在行走時甚至邁不開腿、使不上勁。恥骨痛在第一次分娩的媽媽中更為常見。
減痛方法
恥骨痛會在產后隨著激素作用的減退而逐漸恢復,但媽媽在月子里仍要注意減少活動,多休息。
減少上下樓梯及走斜坡路的活動,走路時放慢速度,步子不可太大,以免加重恥骨損傷。
如果疼痛嚴重,媽媽需要臥床休養,可使用彈性腹帶固定骨盆,對恢復有所幫助。
陰部痛
分娩后,一些自然分娩的媽咪會感到從陰道直到直腸部位疼痛。這是因為分娩時陰道會盡最大程度的擴張,而且要持續一段時間,所以局部肌肉和軟組織會發生一定的腫脹。
如果在分娩時進行了側切和縫合,媽媽在產后更會感到疼痛,特別是還使用了真空抬頭吸引術和產鉗助產的媽媽,局部組織會受到更大的損傷。
減痛方法
洗溫水澡對緩解陰部痛是很有效的,但只可淋浴,不能洗盆浴。
媽媽要盡量防止疼痛部位再次受到損傷,坐下時要小心,并使用柔軟的坐墊,緩解疼痛部位的肌肉緊張性。
做促使陰部組織恢復的運動,加快血液循環,使損傷組織盡快康復。方法為收緊陰部及肛門,持續8~10秒,然后慢慢放松肌肉,隔幾秒鐘后重復做,每天至少做5次。
渾身痛
由于媽媽在分娩的時候,會采用不同姿勢,并且用了很大的力氣,這相當于讓全身肌肉做了一次高強度的運動,而且幾乎都達到了極限,使肌肉部位發生乳酸堆積,所以分娩后,媽媽整個身體都會感覺酸痛,包括胳膊、腿、腹部、腰背部以及會陰部等。
還有些媽媽會覺得臀部特別酸痛,這有可能是在分娩過程中,媽媽的腿長時間處于一種比較別扭的姿勢而引起的。
減痛方法
媽媽可以洗個熱水澡,使全身肌肉得到充分放松,緩解肌肉的不適。然后在疼痛處抹一些紅花油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加速乳酸等代謝廢物的排出,從而減輕疼痛。
月嫂姐妹或其家人可以幫助媽媽輕輕按摩酸痛部位,放松肌肉,緩解疼痛。
媽媽休息時,可以將枕頭、靠墊等墊在膝窩下,使肌肉處于放松狀態。
媽媽適當地做些運動,起身走動,做做簡單的伸展手腳的運動也能促進肌肉功能的恢復。
其他可能感興趣的: 生的時候打無痛,會不會落下后遺癥?
0791-86811156
歡迎您撥打全國咨詢熱線
工作時間:每日08:00—22:00